组织生活会是以支部党员交流思想、总结经验教训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活动制度。通过组织生活会,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交换意见,沟通思想,互相帮助,可以达到纠正缺点、错误、消除思想和工作上的分歧,增进团结,加强自身建设,增强党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的目的。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(实行)》第五章第十七条规定: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,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,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。组织生活会一般以党支部党员大会、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小组会议形式召开。组织生活会基本程序:会前确定主题、认真组织专题学习、组织谈心谈话、听取意见;会上查摆问题,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,明确整改方向;会后制定整改措施,逐一整改落实。
支部应当集中组织时间开展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。支部党员要先进行书面批评与自我批评,然后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,支部党员要逐一开展深刻的反思;支部其他党员对其一学期的工作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评议,提出建设性意见。既要交流思想,勇于开展自我批评,又要本着与人为善、实事求是的精神,认真相互批评。要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,增强思想性、原则性。
一、组织生活会会前准备工作
(一)确定组织生活会的主题。
(二)与上级党组织沟通,听取上级党组织对召开组织生活会的意见,必要时由公司党委成员到会指导。
(三)认真组织专题学习,牢固思想基础。
(四)组织会前的谈心谈话活动,找出党员存在的问题和差距。
(五)征求对支部和党员的意见。其中包括征求支部委员、党员、党内外群众的意见,在会前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,将信息反馈给党员。
二、召开组织生活会几个环节
(一)检查党员的到会情况,到会党员应当超过全体党员人数的2/3。
(二)公布应着重解决的问题。
(三)引导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。对存在问题比较多的党员应着重教育,首先让其认识自己的不足,其他人依托事实帮助其进行剖析。
(四)针对查摆问题,明确整改方向。
(五)做好组织生活会的记录工作。组织生活会要由专人记录;应写明日期和记录人;记录要真实、准确、清楚;记录由专人保管,注意记录的保密性。
(六)做好党员思想动员工作,在会后组织谈心活动。
(七)会后制定整改措施,逐一落实整改。
三、组织生活会应注意的问题
召开组织生活会应当坚持原则,掌握分寸,起到提高觉悟、促进团结的作用,所以应注意以下问题。
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,这是解决党内矛盾的主要方法。要敢
于剖析自己,以对党负责的态度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。
1、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实际,检查工作学习的情况;检查执行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情况;检查落实支部决议的情况。
2、避免开成工作总结会,避免空洞的发言。
3、选好第一个发言的人和第一个提出批评意见的人。
(二)依照批评——团结——批评的方针,从团结的愿望出发,以批评为途径,召开组织生活会。
1、组织生活会要掌握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的原则,摆事实,讲道理,达到既弄清问题又团结同志的目的。
2、组织生活会既不是批判会,也不能开成自我表扬会。
(三)党支部书记要精心组织,充分发挥作用,善于引导,讲求方法,认真负责,严格要求。
(四)组织生活会后要认真总结,及时将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汇报。